《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杜永道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91“分叉”“分杈”和“分岔”有什么不同
一首儿歌中说“小脚丫,四个叉”,“雄性小鹿两岁时长角分叉,六岁时叉角才发育完全”。其中三个“叉”的写法是否正确呢?
“小脚丫,四个叉”如果意思是说“小脚丫”有四个分枝,宜用“杈”(去声),这种说法有比喻的性质。
再说“长角分叉”中的“分叉”。跟“分叉”意思相近的还有“分杈”和“分岔”。《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中有“分杈”。《国语活用词典》(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中有“分岔”,并解释为“两路或两山分开的地方”。那么“分杈”则指树干或树枝分开的地方了。
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有“分杈”和“分岔”,也有“分叉”。从用例来看,“分杈”用于树木、竹笋等植物,“分岔”用于植物、地势等,“分叉”则用于植物、动物、道路、分子结构,等等。从使用数量看,在7000多万字的语料库中,“分杈”有3例,“分岔”有4例,“分叉”有37例。从上述情况看,“分叉”的写法较多。
“杈(chà)”有“杈子”的意思,指植物的分枝。因此,当我们说的 fēnchà 指植物时,宜用“分杈”。例如:
(1)这棵大树在两米以上才有分杈。
(2)这时候,棉花的分杈比较多,有的要打掉。
“岔”有“分歧的,由主干分出来”的意思,可用于表示山脉、河流、道路的“分支”。例如“山岔” “岔流” “三岔路”。因此,当我们说的 fēnchà 指山脉、河流、道路时,可用“分岔”。
也有人主张 fēnchà 指河流时可用“分汊”。不过既然“分岔”可以用来表示河流的分支,就不必再增添新的写法了,且这种写法较为少见。在生活中,有时说到的 fēnchà 是指道路、河流、植物之外的事物的 ,可用“分杈”。例如:
(3)这根电线头儿上有分杈,要先剪掉。
(4)我的头发有分杈,也许要增加营养才能改变。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叉(chà)” 仅用于“排叉儿”和“劈叉”两词。 因此,从规范的角度说,“分叉”的写法虽然群众中有一定流行,但暂不宜提倡。
“叉角”用于动物名称,例如有“叉角羚”“叉角鹿”“叉角厉椿象”等。“分叉”中的“叉”读去声,跟“劈叉”中的“叉”同音。“叉角”中的“叉”跟“叉角”的形状有关,指像“叉子”,读阴平比较合适。
Tips:“叉”(chà)有两组意思。一组意思是“分开”。“叉子”头儿上是分开的。由“叉”构成的字,多数有“分开”的含意,如“杈”是树木的分枝,“汊”是水流的分支。另一组意思是“交错”。“叉手”是两手在胸前相交,表示恭敬。“交叉”指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交叉感染”指病人互相感染,“立体交叉”指道路在不同的平面上交错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