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语辞典》:
【厲兵秣馬】lì bīng mò mǎ 磨利兵器,餵飽馬匹。指完成作戰準備。《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明史·卷二七六.沈宸荃傳》:「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厲兵秣馬,以報國讎。」也作「秣馬利兵」、「秣馬厲兵」、「厲兵粟馬」、「勵兵秣馬」、「礪兵秣馬」、「礪戈秣馬」。
【秣馬利兵】mò mǎ lì bīng 比喻完成作戰準備。《左傳·成公十六年》:「蒐乘補卒,秣馬利兵。」也作「厲兵秣馬」。
【秣馬厲兵】mò mǎ lì bīng 比喻完成作戰的準備。《晉書·卷九七·四夷傳·西戎傳》:「今將秣馬厲兵,爭衡中國。」也作「厲兵秣馬」。
【厲兵粟馬】lì bīng sù mǎ 磨利兵器,餵飽馬匹。指完成作戰準備。《新唐書·卷一○八·劉仁軌傳》:「雖孽豎跳梁,士力未完,宜厲兵粟馬,乘無備,擊不意,百下百全。」也作「厲兵秣馬」。
【勵兵秣馬】lì bīng mò mǎ 磨利兵器,餵飽馬匹。指完成作戰準備。唐·陳子昂〈為建安王與遼東書〉:「請都督勵兵秣馬,以待此期。」《水滸傳·第九四回》:「知蓋州失守,料宋兵必來取關,日日勵兵秣馬,淮備迎敵。」也作「厲兵秣馬」。
【礪兵秣馬】lì bīng mò mǎ 磨利兵器,餵飽馬匹。指完成作戰準備。如:「敵我雙方都已礪兵秣馬,蓄勢待發,戰火隨時有引發的可能。」也作「厲兵秣馬」。
【礪戈秣馬】lì gē mò mǎ 磨利兵器,餵飽馬匹。指完成作戰準備。《舊唐書·卷八四·劉仁軌傳》:「宜礪戈秣馬,擊其不意。彼既無備,何攻不克?」也作「厲兵秣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