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代只写“瓷器”,但历史上“瓷器”、“磁器”两种写法均有。
《汉语大词典》:
【瓷器】亦作“甆器”。中国古代重要发明之一。用黏土、长石和石英为原料,经混和、成形、干燥而烧成的制品。夏商时已有原始素烧瓷器(即白陶),以后烧制技术逐渐改进提高。唐宋后,瓷器制作取得重大发展。明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中心,名闻世界。唐柳宗元《代人进瓷器状》:“右件瓷器等,並藝精埏埴,制合規模。”宋洪迈《容斋随笔·浮梁陶器》:“浮梁父老言,自來作知縣不買甆器者一人,君是也。”明沈德符《野獲编·玩具·瓷器》:“本朝瓷器,用白地青花,間裝五色,爲古今之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他卻拍桌子打板凳的大駡,又把瓷器家伙一件件的往院子裏亂摔。”吴海云《瓷国及其高峰·古今瓷器街》:“瓷都 景德鎮 的所有街道,几乎都有出售瓷器的商店。”
【磁器】本谓磁州窑所产的瓷制品。后泛指瓷制器具。明王鏊《震泽长语·杂论》:“嘉靖初,籍没朱寧貨財……錫器磁器三百扛。”《红楼梦》第三七回:“總不過是那些金、玉、銅、磁器,没處撂的古董兒。”曹禺《北京人》第一幕:“窗前有楠木书案,紫檀凳子,案上放着笔墨画砚,磁器古董,都极其古雅而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