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嗩呐】波斯语的译音。或译为“苏尔奈”、“唢拿”、“唆呐”、“锁呐”。簧管乐器。金元时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清文献通考·乐二十三》:“其樂器有大鼓、小鼓、銅號、鉸子、嗩呐、喇叭。”曹禺《北京人》第三幕:“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非常热闹的吹吹打打的锣鼓唢呐声,掩住了风声。”沈从文《萧萧》:“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有的事情。”
【鎖呐】亦作“鎖哪”。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曲:“喇叭,鎖哪,曲兒小,腔兒大。”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什物》引《在阁知新录》:“近樂器中有鎖呐,正德時詞曲作唆哪,蓋後起之名,故字體隨人書也。”茅盾《子夜》二:“风吹来外面‘鼓乐手’的锁呐和笛子的声音,也显得异常悲凉。”
【鎖哪】见“鎖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