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丫叉】交叉。宋陆游《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诗之五:“雙手丫叉出迎客,自稱六十六年僧。”《秦并六国平话》卷中:“殺得宫娥如算子,丫叉屍首不堪聞。”鲁迅《野草·风筝》:“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
【丫叉】1.状如丫形。《西游记》第八回:“(妖魔)眼光閃爍,好似竈底雙燈;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鉢。”2.树椏,枝丫。《东周列国志》第六四回:“俗語云:怪樹怪丫叉。”3.特指树枝分叉的地方。《何典》第八回:“忽擡頭見大樹大丫叉裏,一隻老烏在上面褪毛。”4.指丫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丫叉扶上碧樓闌,押住爐烟玳瑁班。”
【椏杈】1.树木分枝处。宋阮阅《诗话总龟·幼敏》:“蔣堂侍御郎方六歲,父令作梔子花詩曰:‘庭前梔子樹,四畔有椏杈。’”2.象声词。阮章竞《漳河水》诗:“风吹吹,雪飘飘,椏杈一声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