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驩1[huān ㄏㄨㄢ]
[《廣韻》呼官切,平桓,曉。]
1.马名。《说文·馬部》:“驩,馬名。”2.通“歡”。高兴;快乐。《左传·昭公五年》:“君若驩焉,好逆使臣,滋敝邑休怠,而忘其死,亡無日矣。”唐元稹《酒醒》诗:“呼兒問狼籍,疑是夢中驩。”明高启《送示上人序》:“而示上人聞余來,迎勞甚驩。”3.通“歡”。欢心。《左传·昭公六年》:“武子退,使行人告曰:‘小國之事大國也,苟免于討,不敢求貺。得貺不過三獻。今豆有加,下臣弗堪,無乃戾也。’韓宣子曰:‘寡君以爲驩也。’”《史记·刺客列传》:“故進百金者,將用爲大人麤糲之費,得以交足下之驩,豈敢以有求望邪!”《新唐书·叛臣传下·高骈》:“用之者,鄱陽人,世爲商儈,往來廣陵,得諸賈之驩。”4.通“歡”。融洽;交好。《管子·形势》:“父母不失其常,則子孫和順,親戚相驩。”《史记·商君列传》:“吾始與公子驩,今俱爲兩國將,不忍相攻。”唐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诗:“常恨結驩淺,各在天一涯。”5.通“歡”。关系亲密的人。《墨子·明鬼下》:“今絜爲酒醴粢盛,以敬慎祭祀……内者宗族,外者鄉里,皆得如具飲食之。雖使鬼神請亡,此猶可以合驩聚衆。”6.通“歡”。特指所欢爱者。晋张华《女史箴》:“班妾有辭,割驩同輦。夫豈不懷,防微慮遠。”7.通“觀”。察看。《逸周书·太子晋》:“遠人来驩,視道如咫……國誠寧矣,遠人來觀。”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上下文异字同义例》:“觀,正字也;驩,叚字也。亦上下文之用字不同者。”8.古州名。南朝梁置德州,隋改名驩州。在今越南北部。相传舜放逐驩兜于崇山,即此。《隋书·地理志下》:“日南郡,梁置德州,開皇十八年改曰驩州。統縣八,户九千九百一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