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爆竹】1.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毕剥发声,以驱除山鬼瘟神,谓之“爆竹”。火药发明后以多层纸密卷火药,接以引线,燃之使爆炸发声,亦称为“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惡鬼。”唐刘禹锡《畬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驚山鬼。”宋王安石《元旦》诗:“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遊覽既畢,宴於水閣,命從者放爆竹。轟然一響,萬山齊應,如聞霹靂聲。”鲁迅《伪自由书·电的利弊》:“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2.供燃爆用之竹。唐元稹《生春》诗之十三:“亂騎殘爆竹,争唾小旋風。”清戴名世《游吼山记》:“從者試燒爆竹取聲,水激石怒,天地若裂。
【爆仗】亦作“爆杖”。即爆竹。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诸军呈百戏》:“忽作一聲如霹靂,謂之爆仗。”宋周密《武林旧事·岁除》:“至於爆杖……内藏藥綫,一爇連百餘不絶。”《朱子语类》卷七二:“雷,如今之爆杖,蓋鬱積之極而迸發者也。”冰心《寄小读者》十三:“这里做梦也看不见爆仗。”参见“爆竹”。”
【爆杖】见“爆仗”。
【炮仗】亦作“炮張”。即爆竹。《七修类稿·诗文二·除夕元旦词》引明沈宣《蝶恋花·除夕》词:“炮仗滿街驚耗鬼,松柴燒在烏盆裏。”《红楼梦》第五四回:“外頭炮張利害,留神天上弔下火紙來燒着。”一本作“炮仗”。
【炮張】见“炮3仗”。
【炮竹】即爆竹。《水浒传》第一○八回:“必剥剥響不絶,渾如除夜放炮竹。”参见“爆竹”。
【炮銃】方言。爆竹。
【爆竿】爆竹。唐来鹄《早春》诗:“新曆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参见“爆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