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洽”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只有一个读音 qià,在《辞海》第6版、《汉语大词典》中有两个读音 qià 和 hé。洽川的“洽”就读 hé,见洽川旅游网。 《辞海》第6版:洽 (hé) 见“洽水”。另见1790 页 qià。 【洽水】古水名。“洽”一作“邰’,一名瀵水,现称金水河。源出陝西合阳北部,东南流人黄河。《诗·大雅·大明》:“在洽之阳。” 《汉语大词典》:洽1 [qià ㄑㄧㄚˋ][《廣韻》侯夾切,入洽,匣。]亦作“冾1”。“合3”的被通假字。1.浸润;沾湿。《书·大禹谟》:“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孔颖达疏:“洽,謂沾漬優渥,洽於民心,言潤澤多也。”唐李复言《续幽怪录·木工蔡荣》:“母視榮,即汗洽矣。”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是列聖之德澤,固深洽於人心。”2.符合。《诗·周颂·载芟》:“爲酒爲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郑玄笺:“洽,合也……以洽百禮,謂饗燕之屬。”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盛宣懷任郵傳部尚書,議借洋債,收幹路爲國有,所定條約章程不洽輿情。”3.通达。《管子·国蓄》:“民予則喜,奪則怒,民情皆然。先王知其然,故見予之形,不見奪之理,故民愛可洽于上也。”尹知章注:“洽,通也。”《魏书·邢峦传》:“蕭淵藻是裙屐少年,未洽治務。”4.周遍;广博。《孟子·公孙丑上》:“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猶未洽於天下。”晋郭璞《〈方言〉序》:“(《方言》)真洽見之奇書,不刊之碩記也。”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當時諸將一心,戰守艱苦,威德洽而紀律嚴。”5.和谐;融洽。《诗·大雅·江汉》:“矢其文德,洽此四國。”晋陶潜《答庞参军》诗:“歡心孔洽,棟宇惟鄰。”宋司马光《乞令皇子伴读官提举皇子左右人札子》:“語言不洽,志意不通。”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五八》:“闽南与闽北人之感情颇不洽。”6.商量,交换意见。参见“洽商”、“洽談”。7.通“給”。及,赶上。《商君书·兵守》:“發梁撤屋,給從從之,不洽而熯之,使客無得以助攻備。”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上下文异字同义例》:“‘洽’亦當爲‘給’,古字同聲而通用也。” 洽2 [hé ㄏㄜˊ][《集韻》葛合切,入合,見。]古水名。一名瀵水,现称金水河。源出陕西省合阳县北部,东南流入黄河。《诗·大雅·大明》:“在洽之陽,在渭之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