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球、唐八棱的起源 唐球、唐八棱珠是当下备受关注的古珠品种之一,下文从文玩天下即将出版的古珠题材书籍中摘要片段文字,作为知识贴进行说明。 由于唐球、唐八棱这两种珠子有很多的相通性,故在此放在一起来谈。首先,讨论一下唐球、唐八棱名称的由来。从它们的制作形式、工艺及材质上来分析,应当制作于古代印度或者中亚地区,并且从汉代到宋元一直都有制作历史。因为,唐球、唐八棱几乎没有在墓葬中出土的珠子中发现过,同时,也没有查阅到任何相关的文献记载,所以,具体传入中国的时间不可确定。但根据历史来看,虽然丝绸之路是由于张骞出使西域而被载入史册的,但实际上,早在丝绸之路被记载之前,中西就有很频繁的贸易往来。如仅仅从西汉算起,至唐代就有800年的距离,在这段时间中,各式各样的珠子频繁出现在贸易的道路上,数量最多、最引人瞩目的应当是各式各样的西域古玻璃珠,它和汉地很多珠子都有不解的渊源。 而唐球、唐八棱如真像学者根据工艺推测的那样于汉代制作,那么它们很有可能,甚至可以说是必然会经由丝绸之路来到中国。那么唐球、唐八棱就不应当始于唐代,很有可能出现的更早。如果,这种可能性可以成立的话,那么,称其为“唐”就显得不是十分合乎情理。这样推算下来,与唐代并无过多的牵扯。让人不禁怀疑,是否因为唐球、唐八棱珠所选用的玛瑙材质一般会表现为红棕色,与食用的糖块有所贴近,所以才得名为“糖球、糖八棱”珠。在丝绸之路上出现过的珠子基本都会突显贸易的功能。若是唐球、唐八棱在当时可以起到贸易作用,通过频繁的贸易渠道,进入中国,那么,在更多的地方必然会发现他们的身影,就像被发掘出的大量西域古玻璃珠一样。可是,实际上,唐球、唐八棱并未在过多的地方发现过。这便引出第二种说法,也是笔者认为更为贴切的一种。虽然唐球、唐八棱这个称谓出现在近几年间,但究其根源,应与前文中提到的佛教盛行有关系。唐代,佛教于中原各地盛行,而佛教由古印度传入,这为可以搭配在佛珠上使用的唐球、唐八棱的传入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也或许在古印度当地,唐球、唐八棱就有某种独特的佛教象征作用,造成与佛教一起传入中国。我们这里无法做出具体准确的考证,但无论是哪种原因,唐球、唐八棱应当与佛教悉数相关。 除去名称以外,唐球、唐八棱在所选材质上也是相通的。如上文所提到的,唐球、唐八棱珠所选玛瑙主要以棕红色为主,颜色围绕这个基调,略有深浅差别,非常有特点。目前,在市场上能见到的仿品唐球、唐八棱多以进口玛瑙材料制作,与古珠有十分明显的区别。首先,在玛瑙内部结构上面,真正的老唐球、唐八棱几乎很少有缠丝状纹理,内部通常十分均匀,没有明显的结构;而仿品的唐球、唐八棱在光照下一般会有缠丝纹理。这与所选材质直接有关,由于古时所选原料与目前直接开采到的材料有所区别,所以很难仿效。其次,我们在市场上还能见到一种打色的唐球、唐八棱珠。作假者或利用老白玛瑙珠子为原材质,进行人工处理,由于珠子本身是有年份的,种种表现均与真正的唐球、唐八棱极为相似,如果不十分了解古珠,很难区分开来。但唐球、唐八棱所表现出的颜色是十分均匀的,内部无凝结的色块,不会出现深浅不一的现象。而作假的珠子会出现色块凝结,从内部结构可以明显看出,颜色是由一点开始慢慢发散而开的。这种现象与真正的唐球、唐八棱所应有的特征相悖,细加观察之下不难区别。再次,还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唐球、唐八棱珠,它们的表皮会呈现出灰色还有蓝色,也通常称之为灰皮唐球(蓝皮唐球),这种表征也会在药师珠上出现。灰皮、蓝皮的现象非常罕见,仅仅会出现在极少数的珠子上面,但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对蓝皮、灰皮现象有以下猜测:其一,出现蓝皮表征可能性或是当时选择材质时造成的,天然玛瑙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彩色,我们常见的有:红、白、黄、绿、紫等等。由于天然玛瑙中含有不同的元素,致使表现出多样的色彩。而蓝皮珠与碱性铜碳酸盐矿石所表现出的颜色十分相近,而且,蓝皮珠往往是通体都会表现出表里如一的颜色,并不局限在某一片或者仅存表层,不似外部浸染或者腐蚀。因此,笔者更为赞同是由于选材问题造成蓝皮珠的出现。其二,造成灰皮珠的出现有两点猜测:第一种猜测是因为火供,火供是**密宗佛教一种非常特别的供养形式,以燃烧贡品的方式供养本尊。火供的目的主要是做供养,将食物或各式各样的物品放入火中,将它们燃尽。在火供仪式中,供养者将所使用的炉坛视为坛城,外在表现为火焰,内在分别为佛、**神及眷属,贡品中的五谷、金银、宝珠等等,分别象征了贪念、痴念、嗔念、嫉妒、傲慢及各种业障。在进行火供仪式时,火焰灼烧珠体,造成珠体表面形成灰皮。另一种猜测是因为土壤侵蚀,上文中提到,唐球、唐八棱、药师珠很少在墓葬中发现,但不排除没有任何入土的情况。土壤有腐蚀性,会在珠体表面形成腐蚀层,在许多出土的珠子、玉器上面都会出现这种现象,与灰皮珠所表现出的情形十分相近。由于这三种珠子极少出土,不排除这是造成灰皮珠较为少见的原因。也有说法认为蓝皮珠也是由于这个原因造成的,但蓝皮珠质地不似侵蚀,笔者更为认同前面的说法。 见:http://www.xici.net/d18851643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