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煉獄】1.天主教教义中人死后暂时受苦的地方。该教称善人死后升天堂享永福,恶人死后下地狱受永罚;但如善人生前罪愆没有赎尽,死后升天堂前须在炼狱中暂时受罚,至罪愆炼尽时为止。郁达夫《迟桂花》:“两人所过的,都是些在炼狱里似的沉闷的日子。”2.用以比喻险恶的境遇或经受锻炼的环境。郭沫若《沸羹集·为革命的民权而呼吁》:“全世界在战争的炼狱里面,为民主精神的兴废正作着生死的斗争。”罗广斌等《在烈火中得到永生》:“老许从息烽到白公馆,经历炼狱十年,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地獄】1.梵文 Naraka 的意译,意为“苦的世界”。处于地下,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目。古印度传说人在生前做了坏事,死后要堕入地狱,受种种苦。佛教也采用此说。《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義而蹈道;懼地獄以敕身,孰與從理以端心。”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昔五臺山一僧,夜恒夢至地獄。”茹志鹃《失去的夜》一:“也宝睁大了眼,她怕,她觉得恐怖,她想起人们常说的十八层地狱,其中有一层是上刀山下油锅。”2.与天堂相对。本为希伯来文,后基督教转意译为地狱。犹太教经典中原意为“阴间”,仅指死者灵魂的去处,并不涉及赏罚问题;后为基督教人转其意而用之,指不信仰耶稣基督的人灵魂于末日审判后受永刑的地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堪嘉弟妹立綱常,全敬神爺姓字揚,自此無憂罹地獄,自然永遠在天堂。”3.比喻险恶悲惨的境地。《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賊據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爲自内地獄,危亡之道也。”冯雪峰《上饶集中营》第一部:“这是暗无天日的活地狱!”曹禺《原野》序幕:“他眼里闪出凶狠,狡恶,机诈与嫉恨,是个刚从地狱里逃出来的人。”
【阿鼻地獄】佛教八大地狱之一。《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七日之間,母身將死,墮阿鼻地獄,受無間之餘殃。”明徐复祚《投梭记·恣劫》:“若是王導知情的,永墮阿鼻地獄。”柯灵《香雪海·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八国联军铁蹄下的故都,烧杀淫掠,如阿鼻地狱,尽人皆知。”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其貴人叩頭乃服,王曰:‘可付阿鼻獄。’乃有牛頭人數輩執之而去。”清黄遵宪《伦敦大雾行》:“忽然黑暗無間墮落阿鼻獄,又驚惡風吹船飄至羅刹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