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1版: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行星本身一般不发射可见光,而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小行星】 大多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小天体。…… 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应该有一颗大行星,其轨道半长径应为2.8天文单位。1801年元旦之夜,意大利西西里天文台台长皮亚齐果然发现了一颗在众恒星之间游动的新天体,后命名为谷神星。……
【水内行星】设想中存在于水星轨道以内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冥外行星】设想中存在于冥王星轨道外面的行星。在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时,土星是太阳系的边界。后来随着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人们所认识的太阳系的范围不断扩大。……
【水星】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在天文学中常以符号 表示。中国古代又称水星为辰星。它最亮时目视星等达-1.9等,同太阳的角距离最大不超过28°。由于它离太阳很近,我们平时难于观察到,只有当它在大距(见行星视运动)附近时才能看到。至今尚未发现水星有卫星。……
【金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二颗,中国民间称为“太白星”或“太白金星”,在天文学中以符号♀表示。除太阳、月球外,它是天空中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时为-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还亮14倍。金星是地内行星,故有时为晨星,有时为昏星。古代还有人把它误认为两颗星。在中国史书上,分别称晨星为“启明”,昏星为“长庚”。……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在天文学中,地球常用符号 来表示。地球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不管是地球的整体,还是它的大气、海洋、地壳或内部,从形成以来就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之中。……
【火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四颗,在天文学中,常以符号 表示。肉眼看去,火星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它同地球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它的亮度也不断变化:最暗时的视星等约为+1.5等;最亮时则达到-2.9等,比最亮的恒星天狼还亮得多。它在众恒星间的视位置也不断变化,时而顺行,时而逆行。由于它荧荧如火,亮度常有变化,位置又不固定,令人迷惑,所以中国古代又叫它“荧惑”;在古代罗马,因为它带有血红色,所以用战神玛尔斯(Mars)命名。……
【木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五颗。在天文学中,常用符号 表示。木星是夜空中最亮的几颗星之一,仅次于金星,通常比火星亮(除火星冲日时以外),也比最亮的恒星天狼亮。西方人用罗马主神“尤皮特”(Jupiter)的名字来称呼它。中国古代又称木星为岁星,并用它来纪年(见岁星纪年)。木星的赤道半径为71,400公里,为地球的11.2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质量是1.9×10↑30克,相当于地球质量的三百多倍,是所有其他行星总质量的两倍半。……
【土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六颗。在天文学中,常以符号 表示。中国古代称土星为填星或镇星。在古代西方,人们用罗马农神萨图努斯(拉丁文为 Saturnus)命名。……
【天王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七颗,在天文学中常以符号 (或 )表示。1781年为 F. W. 赫歇耳(见赫歇耳一家)所发现。天王星的赤道半径约25,900公里。体积约为地球的65倍,在九大行星中仅次于木星和土星。质量为8.742×10↑28克,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4.63倍。密度较小,只有1.24克/厘米↑3,为海王星密度值的74.7%。因此,它虽然比海王星大,质量却只有海王星质量的85%。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它的质量仅次于木星、土星和海王星,占第四位。……
【海王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同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为第八颗。在天文学中常用符号 表示。它的亮度为7.85等,必须借助望远镜才能看到。它有两颗卫星(见海王星卫星)。……
【冥王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同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远的、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在天文学中用符号 表示。冥王星有一个卫星(见冥王星卫星)。……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太阳系】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构成的集合体及其所占有的空间区域。计有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陨星和流星体、彗星、柯伊伯带天体(Kuiper belt object)、太阳风和行星际物质,可能还包括笼罩于最外围的奥尔特云。……
【行星】环绕轨道绕太阳或其他恒星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远在古代人们就注意到,在天穹上除太阳和月球外,还有5颗明亮的星也不断地穿行于众多星辰之间,遂将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几乎永不改变的星称为恒星,而将时时变化方位的金、木、水、火和土这5颗星称为行星。现代天文学广义地将行星定义为围绕太阳或其他恒星运行、质量不超过木星质量的50倍因而不能成为由核反应产能发光的较大天体;狭义地则专指太阳系的水、金、地球、火、木、土、天王、海王共八个天体。由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行星系。为了区别1801年以来发现的数以十万计的小行星,曾也称大行星。按质量和物态,分为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二类。前者质量小、密度大,后者质量大、密度小。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计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它们体积小、质量小、岩态表面、自转慢、卫星少;类木行星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体积大、质量大、气态表面、自转快、卫星多。以地球轨道为界,有内行星和外行星之分,前者也称地内行星,系指地球轨道之内的水星和金星;后者也称地外行星,系指地球轨道以外的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若以小行星主带为界,还可分为带内行星和带外行星。直到1994年之前,太阳系还是天文学家确切知道的唯一行星系。到21世纪初的十多年间,主要是运用分光测量方法,检测到的太阳系外的行星或行星系已超过200个。天文学家将在其他恒星周围运行的行星称为外星行星。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26届大会通过了一个《行星定义》,凡满足以下三个判据的天体定义为行星:①绕日运行;②近球形状;③轨道清空。满足①、②两个判据且不定卫星的天体定义为矮行星;仅满足①一个判据的天体定义为太阳系小天体。根据上述《行星定义》,太阳系共有八个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小行星】沿近圆或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没有彗星活动特征,大小从几厘米到1,000千米的固态小天体。它们的绝大多数均分布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中间的小行星主带中,与位于外太阳系的半人马族型小天体和海外天体、近地天体(NEO)、特洛伊族小行星以及彗星均属太阳系小天体。…… 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 G. 皮亚齐在用望远镜目视巡天时观测到一颗在天球上移动的天体,经过轨道计算表明,它是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行星,但亮度仅7~8视星等(见星等)。后又推算出直径不足1,000千米,和当时已知的任一行星都相差太大,遂称为“小行星”。1802年德国天文学家 H. W. M. 奥伯斯发现第二个,1804年德国天文学家 K. L. 哈丁观测到第三个,1807年奥伯斯又发现了第四个,它们也都是使用望远镜沿黄道带目视巡天所得。…… 在发现4个小行星后,西方天文学家按照大行星以古代神话中的神灵为名的传统,也将小行星冠以罗马神话中的女性小精灵之名。它们是谷神星(小行星1号)、智神星(小行星2号)、婚神星(小行星3号)和灶神星(小行星4号)。这一命名传统一直延续到19世纪80年代,随着新发现的小行星总数超过近300个,神话人物所剩日减而不敷选用。经国际天文界协商,新的命名由有命名权的发现者(天文学家或天文台站)自行取名。如张衡(1862号)、郭守敬(2012号)、牛顿(8000号)、哈勃(2069号)、莫扎特(1034号)、中国科学院(7800号)、北京大学(7072号)、小行星命名辞典(19119号)、联合国(6000号)、北京(2045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1365号)、CCD组件(15000号)等。1995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IAU 下属的小行星中心颁布了新修订的命名管理法则。新的发现或疑似发现后,由小行星中心给予“暂定编号”,如1998 CZ 6。在新发现的小行星获得至少4次回归观测资料,并测定精确轨道之后,再给予“永久编号”,如20,146号小行星。与此同时,发现人或发现单位获得专名命名权。……
【水内行星】设想存在于水星轨道以内的行星。曾称祝融星(Vulcan)。19世纪中叶发现水星的近日点有每世纪约43角秒的反常进动,遂推测起因于水内行星的摄动。20世纪初相对论问世后,完满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进动现象。地基天文台和空间天文台的观测和搜索均表明不存在水内行星。
【海外行星】预期在海王星轨道外尚未发现的行星。19世纪下半叶,海王星发现后的观测资料表明轨道运动的计算值和观测值不完全相符,遂认为在海王星轨道之外还有其他行星。这个推测导致随后冥王星的发现。见柯伊伯带、X行星、水内行星。
【水星】太阳系八行星之一。距太阳最近。“Mercury”是希腊神话中的“信使之神”。中国古代称辰星,西汉之后始称水星。最亮时的亮度可达-1.9视星等(见星等)。水星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为0.387,1天文单位(AU)。水星的轨道偏心率e较大,为0.21。与太阳距离的变化幅度是:近日距接近0.31AU,远日距接近0.47AU。由于离太阳的距离近,与太阳的角距离最大也不超过28°,所以平时不易观看到,只有在大距附近时才便于观测。它的反照率只有0.06,在四个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中是最小的。水星是内行星,用望远镜观测可见到有如类似月球的相位变化。……
【金星】太阳系八行星之一。从地球上看,它是最亮的行星。“Venus”是希腊神话中的“爱情之神”,中国古代以“启明”和“长庚”分别称黎明前东方的晨星和黄昏后西方的昏星,西汉之后始称“金星”,民间俗称“太白”。最亮时的可达-4.7视星等(见星等),它的亮度是天上最亮的天狼星(大犬α)的19倍,最暗时的亮度仍是天狼星的8倍。金星是除太阳、月球和某些罕见的偶现天体外星空中最亮的星。……
【地球】太阳系八个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是人类所在的行星。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不管是地球的整体,还是它的大气、海洋、地壳或内部,从形成以来就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之中。在一系列的演化阶段,它保持着一种动力学平衡状态。……
【火星】太阳系八行星之一。从地球上看,颜色最红的行星。“Mars”是罗马神话中的“战争之神”,中国古代称“荧惑”,西汉之后始称火星。……
【木星】太阳系八行星之一。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西名“Jupiter”是罗马神话中的主神,中国古代称“岁星”,西汉之后始称“木星”。“冲日”时亮度达-2.9视星等(见星等),是夜空最亮恒星天狼星亮度的3.5倍。……
【土星】太阳系八行星之一。用小型光学望远镜能明显看清带有光环的行星。西名“Saturn”是罗马神话中的“农神”。中国古代称“镇星”,也称“填星”。西汉之后始称“土星”。“冲日”时亮度为-0.5视星等,约为织女一(天琴α)亮度的1.5倍。……
【天王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1781年,由旅英德国天文学家 F. W. 赫歇耳巡天观测时发现。天文界按以古代神话人物命名行星的传统称为“Uranus”,意为“天王之神”。中国天文学家取其译名为天王星。亮度 5.7~5.9 视星等,用小型望远镜可见,最亮时达 5.5 视星等(见星等),肉眼勉强得见。天王星是第一个用望远镜发现的大行星,将太阳系的领域从直径约20个天文单位(AU)扩大到近40AU。……
【海王星】太阳系八行星之一。19世纪40年代,根据英国天文学家 J. C. 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 U.-J.-J.勒威耶各自独立计算的轨道根数,由德国天文学家J.G. 伽勒于1846年9月23日按勒威耶预期的方位观测发现并证实。欧洲天文界按以古代神话人物命名行星的传统称为 Neptune,意为“海王之神”,中国天文学家取其译名为海王星。……
【冥王星】曾认为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以及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C.W.汤博照相巡天发现。天文界选中美国少年的提名定为“Pluto”,意为“地狱之神”,中国天文学家取其译名为冥王星。若从1914年曾记录到冥王星发现前的照片星象算起,到21世纪初的近90年间,它绕日公转仅走过一整周的1/3多,轨道行程的实测资料太少。直到1978年发现和冥王星环绕运行的卡戎星冥卫之前,关于冥王星的信息,无论是大小、质量、自转等基本参数,还是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或是知之甚少,或是一无所知。只有当确认冥王星–卡戎星冥卫双天体系统后,才开启了认知之门。2006年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颁布的《行星定义》才将冥王星分类为矮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