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獯鬻】亦作“獯粥”。1.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夏商时称獯鬻,周时称猃狁,秦汉称匈奴。《孟子·梁惠王下》:“惟智者爲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踐事吴。”赵岐注:“獯鬻,北狄彊者,今匈奴也。”《後汉书·南匈奴传》:“昔獫狁獯粥之敵中國,其所由來尚矣。”李贤注:“周曰獫狁,堯曰熏粥,秦曰匈奴。”明汪廷讷《种玉记·捷报》:“休道是白登曾此圍高帝,獯鬻猶然屈太王。”2.泛指北方少数民族。唐张说《高宗天皇大帝室钧天之舞乐章》:“化懷獯鬻,兵戢句驪。”清赵翼《静观》诗之十三:“或笑此論迂,謂北有獯鬻。”
【葷粥】我国古代北方匈奴族的别称。《史记·五帝本纪》:“東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北逐葷粥。”司马贞索隐:“匈奴别名也。唐虞已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維,殷曰鬼方,周曰玁狁,漢曰匈奴。”《汉书·谷永传》:“北無葷粥、冒頓之患,南無趙佗、吕嘉之難,三垂晏然,靡有兵革之警。”颜师古注:“粥音弋六反。”
【獫狁】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也写作“玁狁”。《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于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玁狁】即猃狁。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诗·小雅·采薇》:“靡室靡家,玁狁之故。”毛传:“玁狁,北狄也。”郑玄笺:“北狄,今匈奴也。”元马致远《汉宫秋》楔子:“獯鬻玁狁,逐代易名;單于可汗,隨時稱號。”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玁狁早到过中原,五胡来过了,蒙古也来过了。”参见“獫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