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鑿枘】1.卯眼和榫头。凿枘相应,故常用以喻彼此相合。《墨子·备城门》:“臂長六尺半,植一鑿内後長五寸。”张纯一集解引尹桐阳曰:“須鑿内乃可合一,若今銜口。”《庄子·在宥》:“吾未知聖知之不爲桁楊椄槢也,仁義之不爲桎梏鑿枘也。”汉桓宽《盐铁论·非鞅》:“有文武之規矩,而無周吕之鑿枘,則功業不成。”宋秦观《代贺胡丞相启》:“俄鑿枘之相投,遽囊錐之穎出。”2.“方鑿圓枘”之省语。比喻两者不相投合。语本《楚辞·九辩》:“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这是潘先生和他的老友兼亲戚的‘人民公仆’赵委员大人颇为凿枘的地方。”
【枘鑿】《楚辞·九辩》:“圜枘而方鑿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持方枘欲入圜鑿,其能入乎?”枘、凿,榫头与卯眼。枘圆凿方或枘方凿圆,难相容合。后因以“枘鑿”比喻事物的杆格不入或互相矛盾。《新唐书·高適传》:“而言利者,枘鑿萬端。”宋叶適《贺叶丞相》:“蓋上之相信,無枘鑿之乖;故己得專行,有符節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