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脊檁】架在木结构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俗称大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保住》:“住沿樓角而登,頃刻至顛;立脊檁上,疾趨而行,凡三四返。”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一:“早霞晨光中穿戴齐整,配上小伙子那浓眉大眼,圆头方脸,扇子面胸脯,一条脊檁似的个头儿,乡下人眼光看来,也算得俊扮小生。”
【大梁】1.古地名。战国魏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隋唐以后,通称今开封市为大梁。唐韩愈《送僧澄观》诗:“愈昔從軍大梁下,往來滿屋賢豪者。”清黄鷟来《咏怀》之四:“驅車欲何適,北顧指大梁。”2.星次名。在十二支中为酉,在二十八宿为胃、昴、毕三星。《国语·晋语四》:“歲在大梁,將集天行。”韦昭注:“自胃七度至畢十一度爲大梁。”3.房屋的主梁。比喻事物中起主要作用者。如:扛大梁;挑大梁。
【正梁】架在屋架或山墙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也叫大梁、脊檩。三国魏王朗《谏行役夜表》:“臣聞飛蓬隨風,集於正梁之衡。”朱心《鱼抬梁,土堆亭》:“走进正殿,见地基已经打好,墙也已经砌好,殿上的柱子也竖起来了;地上横放着一根大正梁,一看就知道梁太短,和屋顶要相差一大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