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扶危救困】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元无名氏《魏徵改诏》第三折楔子:“今日箇扶危救困休辭憚,疾便的牽戰馬上雕鞍。”元无名氏《活拿萧天佑》第一折:“你是那調和鼎鼐廟堂臣,扶危救困安邦器。”亦作“扶危濟困”。《水浒传》第三八回:“多聽的江湖上來往的人説兄長清德,扶危濟困,仗義疏財。”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戒杀放生》:“要之扶危濟困,是君子之存心。”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们各尽所能足以滋乳生生,我们各有理性天良足以扶危济困。”
【扶危濟困】见“扶危救困”。
【濟困扶危】救助处于贫困、危难之境的人。《水浒传》第三二回:“小弟在江湖上緑林叢中,走了十數年,聞得賢兄仗義疏財,濟困扶危的大名。”《说唐》第五一回:“王兄説那裏話來,濟困扶危,乃世之常事。”《白雪遗音·马头调·饯别》:“老夫人開言道,多蒙先生濟困扶危,修書尋友,殺退了孫賊。”《红楼梦》第二五回:“你是最肯濟困扶危的人,難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人家來擺布死了我們娘兒們不成?”
【救困扶危】谓救济、扶助困顿危难中的人。元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救困扶危,疎財仗義,都做了註福消愆。”《三国演义》第一回:“雖然異姓,既結爲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明无名氏《精忠记·挂冠》:“不能救困扶危,豈可隨奸附惡,屈陷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