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貼服】1.驯顺;服帖。《北齐书·厍狄士文传》:“法令嚴肅,吏人貼服,道不拾遺。”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不知章仇在蜀,正當天寶之初,中外晏安,臣僚貼服,豈有所顧慮!”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三:“在自己头上戴上一顶‘抗战’的高帽子,于是尽管是一个活无常,大家也只好在他的面前贴服了!”2.平贴,平服。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联匾》:“蕉葉題詩,韻事也;狀蕉葉爲聯,其事更韻,但可置於平坦貼服之處,壁間門上皆可用之,以之懸柱則不宜。”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联匾》:“柱圓板方,柱窄板闊,彼此牴牾,勢難貼服。”3.舒坦。殷夫《小母亲》:“一方面也是她忍苦的惯性,觉得要做得像小姐似的,有些不贴服。”
【帖服】顺从。宋司马光《贾生论》:“然終文帝世,諸侯帖服。”宋陆游《监丞周公墓志铭》:“公徐曉之,如所以告卓,辭旨明辯,卒皆帖服,無敢讙者。”《三国演义》第九十回:“塞外蠻人方帖服,水邊鬼卒又猖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司马》:“北兵遥望皆卻走,以故帖服若神。”
【貼伏】1.紧贴着;黏附着。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梁彦》:“物緣襪而上,漸至股際。捉衣而撼擺之,黏據不可下。頃入衿底,爬抓腰脅。大懼,急解衣擲地。捫之,物已貼伏腰間,推之不動,掐之則痛,竟成贅疣。”秦牧《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平时我们在海鲜市场上看到鲽鱼(比目鱼),我原猜想这种扁扁的像一只鞋底的鱼一定是贴伏在海底,行动极不灵活的。”王西彦《鱼鬼》:“塘水一寸一寸地低落了,塘塍边描绘出明显的年轮一般的纹圈,水草层次分明地贴伏在污泥里。”2.服帖;顺从。徐志摩《〈醒世姻缘传〉序》:“在它的跟前,一切伦理的道德的宗教的社会的习惯和迷信,都得贴伏的让路。”
【帖伏】1.贴地而伏。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臣聞擊鳥之動,故前俯伏,猛獸將擊,必餌毛帖伏。”2.折服;顺从不反抗。宋曾巩《开封府推官制》:“夫慈惠足以煦養惸弱,剛嚴足以帖伏奸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琅璫引下,皆帖伏無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