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外族】1.母家或妻家的亲族。《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向壽者,宣太后外族也。”唐卢纶《送内弟韦宗仁归信州觐省》诗:“常嗟外族弟兄稀,轉覺心孤是送歸。”《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由是百姓雖死,終不附之。又禁人偶語,犯者刑及外族。”胡三省注:“男子謂舅家爲外家,婦人謂父母之家爲外家。外族,外家之族。”2.指本民族或本国以外的民族或国家。
【外夷】亦作“外彝”。指外族。也指外国或外国人。《汉书·萧望之传》:“外夷稽首稱藩,中國讓而不臣,此則羈縻之誼,謙亨之福也。”《汉书·叙传下》:“西南外夷,種别域殊。”唐白居易《为宰相谢恩赐吐蕃信物银器锦綵等状》:“今蒙重賜,益荷聖慈,况來自外夷,知德廣之所及。”明张鼎思《代醉编·奇节》:“其人得疾,既篤,謂崔曰:‘荷君見顧,不以外夷見忽。’”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三·梁尚书》:“其一人望見梁公,股栗伏地,比至稱病不謁,梁怪之,勒令出見,一見怒甚,即核其交通外彝,侵冒軍實罪狀,劾而殺之。”参见“外族”。
【外彝】见“外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