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羅刹】1.梵语的略译。最早见于古印度颂诗《梨俱吠陀》,相传原为南亚次大陆土著名称。自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后,凡遇恶人恶事,皆称罗刹,遂成恶鬼名。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五:“羅刹,此云惡鬼也,食人血肉,或飛空或地行,捷疾可畏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天宫》:“姮娥何殊於羅刹,天堂何别於地獄!”2.古国名。在婆利国东。《新唐书·南蛮传下·婆利》:“其東即羅刹也,與婆利同俗。隋煬帝遣常駿使赤土,遂通中國。”按,婆利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或巴厘岛。3.俄罗斯在清代的旧译。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二:“俄羅斯人來邊境者,國初呼爲羅刹,康熙二十四年踞雅克薩城。”4.罗刹江的省称。唐元稹《重夸州宅旦暮景色》诗:“爲問西州羅刹岸,濤頭衝突近何如?”参见“羅刹江”。
【羅刹國】传说中的海上恶鬼之国。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貞觀初,林邑獻火珠,狀如水精。云得於羅刹國。其人朱髮黑身,獸牙鷹爪也。”后遂以“墮羅刹國”比喻遭遇厄运。清徐士俊《春波影》第二出:“你才韻色色無雙,豈當墮羅刹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