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恣肆】1.放肆,无顾忌。《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土多豪猾,大吏華南金樹威恣肆。”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九:“吾幼享富貴而復恣肆,一日之費敵世人一年之給。”明方孝孺《送伴读朱君之庆府序》:“敬慎則獲福,恣肆則致凶。”廖仲恺《最後一篇的教训》:“新帝国主义完全靠着不平等条约为护符,所以得恣肆的发展。”2.豪放,无拘束。多用以指文章、言论等。宋曾巩《祭王平甫文》:“至若操紙爲文,落筆千字,徜徉恣肆,如不可窮。”明方孝孺《赠王时中序》:“時中之學包羅恣肆,如古方士,如近世山林高人。”章炳麟《序〈革命军〉》:“蜀鄒容爲《革命軍》方二萬言,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辭多恣肆,無所回避。’”孙犁《秀露集·读〈蒲柳人家〉》:“下笔汪洋恣肆。”
【恣睢】1.放任自得貌。《庄子·大宗师》:“夫堯既已鯨汝以仁義,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將何以遊夫遥蕩恣睢轉徙之塗乎?”成玄英疏:“恣睢,縱任也。”陆德明释文:“恣睢,自得貌。”《楚辞·远游》:“欲度世以忘歸兮,意恣睢以担撟。”王逸注:“縱心肆志,所願高也。”2.放纵暴戾。《荀子·非十二子》:“縱情性,安恣睢,禽獸行。”汉应劭《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吕氏恣睢,將危漢室。”吴树平校释:“恣睢,放縱暴戾。”《新唐书·马燧传》:“時回紇還國,恃功恣睢,所過皆剽傷。”宋叶適《纪纲一》:“然人主恣睢太甚,而下不堪命。”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那时候日本人在台湾恣睢暴戾,台湾人民畏之如虎。”3.谓文章气势豪放。唐柳宗元《答韦珩书》:“雄之遣言措意,頗短局滯澁,不若退之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