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不才】1.没有才能。《左传·文公七年》:“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賜;不才,吾唯子之怨。”唐李山甫《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至道非内外,詎言才不才。”明王鏊《震泽长语·国猷》:“不才者得以自容,才者亦無以自見。”2.指无才能者。《孟子·离娄下》:“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明文徵明《还家志喜》诗:“清朝自是容疎嬾,明主何嘗棄不才。”3.不成材。《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爲改。”4.指不名誉。宋司马光《论张方平第三状》:“今方平舉措輕脱,震駭一方,傳笑天下,不才之跡,章灼如此。”《红楼梦》第三二回:“如此看來,倒怕將來難免不才之事,令人可驚可畏。”5.对自己的谦称。宋王安石《落星寺南康军江中》诗:“勝概唯詩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閒來。”元萨都剌《寄沙郎中》诗:“不才瘦馬走州縣,君已落筆中書堂。”《老残游记》第十回:“不才往常見人讀佛經,什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無理之口頭禪,常覺得頭昏腦悶。”
【不材】1.不成材;无用。《庄子·山木》:“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成玄英疏:“不材無用,故終其天年。”唐白居易《蟠木谣》:“爾既不材,吾亦不材,胡爲乎人間徘徊?”清赵翼《老柳枝叶特茂诗以张之》:“殘軀漫此半死桐,壽相端推不材木。”2.喻才能平庸。《国语·鲁语下》:“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嚮義,勞也。”韦昭注:“不材,器能少也。”《汉书·张汤传》:“(霍光)由是賢千秋,以禹爲不材。”宋秦观《人材策》:“寡聞見,暗機會,乖物理,昧人情,執百有司之事,無一施而可,此不材者也。”清魏源《〈圣武记〉叙》:“官無不材則國楨富,境無廢令則國柄强。”3.自谦之辞,犹不才。《史记·吴太伯世家》:“札(季札)雖不材,願附於子臧之義。”清龚自珍《秋心》诗之二:“息筮一官來闕下,衆中俯仰不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