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喑啞】1.哑巴,口不能言。《管子·入国》:“聾盲、喑啞、跛躄、偏枯、握遞不耐自生者,上收而養之,疾。”清陈鼎《八大山人传》:“父某,亦工書畫,名噪江右,然喑啞不能言。”2.谓沉默不语。《新唐书·刑法志》:“吾聞語曰:‘一歲再赦,好人喑啞。’”清顾炎武《二月十日有事于欑宫》诗:“頽陽不東升,節士長喑啞。”3.嘶哑。萧红《桥·过夜》:“女孩坐在角落里面咳嗽着,那老妇人简直是喑哑了。”草明《延安人》:“她的喑哑的嗓音,突然给一个高大的人影所扰乱。”
台湾《国语辞典》:
【喑啞】yīn yǎ ① 啞巴,口不能言。《管子·入國》:「聾盲、喑啞、跛躄、偏枯、握遞、不耐自生者,上收而養之疾。」② 緘默不語。《新唐書·卷五六.刑法志》:「吾聞語曰:『一歲再赦,好人喑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