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文化来看。滦州一带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属于蛮荒之地,地僻而声教不通,人稀而更化难驯。然而滦州却有伯夷叔齐之大贤彪炳史册,有“老马识途”、“寻蚁求水”的大智慧影响后人,这使得滦州这一地域历史文化底蕴难量其厚,难与其匹。特别是辽代建置滦州以后,这块长期远离京都的偏僻之地一下就成了畿辅重地,成了京城的东大门,国家的中心文化很快就渗透到这里,并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乃至成为这里的主干枝脉
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天赐的畿辅之利,赋予这里的方言以大气、地道的内容。
再以环境因素而论。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滦州这方水土北山南洼中间沙,北倚燕山山脉,南接渤海之滨,中间是滦河冲积平原,且东有滦河,西有徒河,中有沙河,所谓山水相依之地,必有灵秀出焉,这是滦州方言总的源头。但细划来看,滦州四个方言小区仍有其各自不同之处,用三腔四调来涵而概之,应是最恰当不过。一是北山腔,如高山峻立、石冷崖横、刀劈斧削、朴实无华;二是沙洼腔,如沙松软,如洼含蓄,温润细腻,委婉婀娜;三是滨海腔,虽百流入海但毕竟不是大海,滨河而已,千回百转,曲曲折折,柔曼多情。而沙洼腔又与滨海腔相到渗透,相互糅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个中人,是难分其数的。因此,境内向有“三腔四调”之说,即虽有三种声腔,却有四个方言小区四种调门。
滦州方言即有上述三种原因,也有州人的智慧和狡黠在里边。这种智慧和狡黠,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谨慎,很多方言都无例外地反映了这一特点。比如环境不洁叫“啊咋”;衣服不整叫“拉他”;人利害叫“蝎虎”;物不良叫“嘎咕”;事须考虑叫“掂对”;事可人意叫“不离儿”。你看,几个象声词,几个动作,几种动物就把要表达的意思清清楚楚地传达出来了,外埠人也许听不明白,个中人可是心中雪亮,这叫不伤和气已经曲尽其意,这不是大智慧和大狡黠么?这种存在和狡黠往往表现在对人的负评论上,直呼人的缺点和毛病似乎是不道德的事,不说又挺闹心,于是多用代词。比如不知而妄为叫“瞎帐”;无理而妄为叫“混帐”;讥人阔绰叫“抖漂儿”;谓人出风头叫“露脸”;人失节叫“丢脸”;称无行之人叫“下三烂”;语言无味叫“扯淡”;谄媚人叫“溜须”;慕人势利叫“巴结”;讥人无赖叫“泥腿”;故揭人短叫“寒碜人”;给人造谣叫“编笆”;行无目的叫“瞎赶仗”。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滦州方言的智慧和狡黠还表现在许多词语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比如对下面这些小动物的称谓就很意思,管蟋蟀叫“蛐蛐儿”;草虫叫“蝈蝈”;蝉叫“吉了”;蛙叫“河蟆”;蛇叫“长虫”;蜻蜓叫“麻郎”;螳螂叫“刀郎”;蝼蛄叫“拉拉古”;蜗牛叫“牛磨磨”;桑扈收“桑巴拉”;晰蜴叫“蝎虎鲁子”;河豚叫“蜡子棒子”;蝌蚪叫“河蟆蝌子”;黄鸟叫“咕咕”;柳莺叫“牛眼儿”;灰鹤叫“老等”;狼叫“麻猴”;泥鳅叫“泥巴沟”;鲫鱼叫“鲫瓜子”;大头鱼叫“老实头子”。认真对照下下,这些方言要比其学名生动、形象得多。尤其是方言对这些动物形体、声音、动作、习性等方面的把握,显得更准确、更传神、更易让人接受。
滦州方言的智慧和狡黠还表现在容易让人引起联想和思索,有的甚至让人回味无穷。比如早晨叫:早些”;中午叫“响火”;夜晚叫“黑街”;昨天叫“夜个”;日历叫“月份牌”;星期几叫“礼拜几”;一足行叫“个郎”;看人表演叫“跳达”;邀伴出行叫“搭帮”;不买人帐叫“卷人”;亵渎叫“撒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五风六月”;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叫“十冬腊月”;一个月左右叫“个月期程”;上下午叫“前后半响”;怪罪叫“嗔咎”;斥责叫“呲嗒”;煅炼叫“戳达”;过分讲究叫“鸟腻”;与众不同叫“隔色”;糟糕叫:〓火;固执叫“拗别”;不显眼叫“不起碗儿”;从来叫“压根”;好处叫“香应”;糊涂人叫“一脑袋糨子”;办事不牢人叫“二巴扯子”;爱着急的人叫“炮充信子”;游手好闲的人叫“落道帮子”;鲁莽人叫“张飞店儿”;老实人叫“蔫巴老儿”;涎水叫“哈拾子”;发愁叫“嘬瘪子”;脾气倔叫“犟眼子”;话没干完叫“半划子”。
滦州方言充满智慧和狡黠的再一个特点是它的避讳功能。这种避讳功能,使得人们在谈政论时、议人说事进更处于一种比较平和、平庸、不易使人反感状态。这就减少了滦州方言圈子内的很多麻烦。比如说人无聊叫“闲地”;说人不正叫“邪神”;说人不顺叫“乖骨”;溺爱孩子叫下“下扯”;打骂老人叫“牲口”;说人顽皮叫“柴头”;说人轻狂叫“亲近”;心术不端叫“嘎咕”;行为不检叫“没正形儿”;不利不索叫“狼〓”;怂恿教唆叫“撺掇”;厌恶其人叫“各硬”;批评其人叫“包斥”;上当叫“土憋”;吃亏叫“大头”;撒谎叫“扯票”;吵人叫“腥蝇”;人不老成叫“不靠勺”;人没威信叫“不作兴”;无理而强为“光棍”;有理说不出叫“憋屈”;背后说人叫“屈咕”;人前吹牛叫“显圣”;没有男人气叫“娘们”;没有骨气叫“面筋”;不大方叫“抠心”;大手大脚叫“狼虎”;人不精干叫“二五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