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第一职业校对团队】校对网公司(第6年)|60+成员|站长郭明武QQ32767629手机13556123901|微信:jiaodui 【校对标准,前无古人,绝对原创!!!】

校对网:校对标准,校对公司,专业校对,杂志校对,图书校对,无纸化校对

小言论标题十法

时间:2008-11-12 11:06来源: 作者: 点击:
题好一半文。尤其对只有三、五百字的小言论来说,一个好的标题,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使文章增色生辉。那么,怎样才能制作好小言论的标题,使其既传神又富有魅力呢?笔者认为,常用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十种:

  一是易字法。在引用成语、谚语或熟语入题时,对某个字巧妙地加以更换,会使其赋予新义,寓有新的意境。如笔者有篇《喜闻“孔雀东南回”)的小言论,即引用“孔雀东南飞”这则我国古典叙事诗诗名,以“飞”易“回”,而后形成标题。“孔雀东南飞”这句话曾常常喻为本地人才外流。经过易字后的这则标题则对伟人故里湘潭投资环境日趋改善,人才由过去的“东南飞”变成“东南回”的事实进行了赞誉。一字之易,使标题不仅寓意新深,而且幽默逗趣。
  二是谐音法。通过谐音使成语、俗语或谚语转化原意,或由褒变贬,或由贬变褒,产生新的见解。如1996年初湘潭市有少数干部群众对形势看法存在“四气”,即叹气、泄气、歇气、怨气。对此,笔者写了篇《要把“四气”变士气》的小言论,拟题时将“四”更换为“士”,题义即由贬变褒。又如笔者另一篇小言论《不要以“声”作则》,将“身”更换为“声”,其题义,也由褒变贬,标题由此增添幽默和富有嘲讽味。
  三是反义法。对一些名句、古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反其意而用之,常常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有一句俗话“世上没有后悔药吃”,笔者有篇小言论拟题为《后悔也是药》,对1999年下半年各地报纸、广播、电视不断披露出来的“***”练习者幡然悔悟的事实进行了议论。这篇小言论由于标题别致新颖,一看题便能产生引人思索、耐人寻味的效果。
  四是比喻法。运用通俗易懂的具体事物去比喻、说明某些抽象的、生疏的论点或概念,有助于小言论标题化虚为实,富于形象化。如湘潭纺织印染厂1996年生产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中国虎”牌衬衫,而且在当年全国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上一次成交额就突破600万元。笔者据此在《湖南日报》发表的小言论《这一“虎”吼得好!》,拟题时以“虎”喻“国有大中型企业重振雄心的决心和信心”,标题由此显得生动、贴切;富于形象感。
  五是回文法。利用句中词序颠倒重复的方法拟题,不仅生动,而且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也能表现事物之间回环往复的情趣。笔者近来发表的《痛打须打痛》说的是对待假冒伪劣商品这样的“落水狗”,人人都喊要痛打,而实际上喊得多,打得少,即使打,也是不痛不痒的情况,提出要重拳出击,一直要打得制假售假者喊“痛”,也不能心慈手软。
  六是算式法。在小言论标题的制作上,有时用一、两个简单的算式或方程式作题,往往可以代替一大篇道理,而且还能使议论产生奇特的感染力,如《99+1=0》,是笔者1998年发表的一篇小言论的标题。此题看似反常,实则包含了深刻的立意。即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文章从美国一火箭因一细微问题导致发射失败的新闻入手,指出质量上任何“一着不慎”,都可能出现“零”的结局。此题如果改为《要注意产品质量》,就显得平淡俗套了。
  七是引语法。成语、谚语、俗语、熟语等都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固定语言格式。这些语言含义深刻,概括力强,有的还富有哲理,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在小言论标题中恰当地引用这些语言,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抓大放小”是大家熟知的宏观调控经济对国有企业所采取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而湘潭市部分执法单位在执行市政府关于在城区禁止机动三轮车运营的专项治理时,对少数个别违禁现象整治不力,还堂而皇之提出禁运也要“抓大放小”。对此,笔者写了篇《禁运岂可“抓大放小”》的小言论进行批驳。由于引用了“抓大放小”并将其组合于其它语汇之后,使其成为一新的短语。不少读者反映,这个标题不仅语音清新,铿锵有力,而且生动准确,能给人以一个明确、新颖的思想。
  八是借代法。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和事物的名称,只是借用被人们所熟知的与本事物有密切联系的特征和属性来代替它,使标题更加具体实在,形象生动。如1998年国家对杂交水稻“袁隆平”品牌评估1000亿元,我写了篇《“袁隆平”值多少钱?》的小言论,标题就是用的此法。“袁隆平”在此处不是指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指我国杂交水稻的一个品牌,将其借代入题,标题由此活泼引人、幽默含情。
  九是叠字法。在标题中,将音、形、义完全相同的两个字紧紧连结在一起,充分利用汉语语音音节的特点,以及字音复叠所具有的表情达意作用,使小言论的标题形式上更加整齐、语感上更加和谐。如笔者近年来联系湘潭实际所写的《说“说”》、《请减“请柬”》等小言论都是运用此法拟的题。
  十是设问法。有时为了突出议论的重点,引起读者对小言论的关注,或者为了强调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在标题中据事发问,往往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1998年我省某地出了一种名为“土匪”的白酒,而且在电视、报纸上大做广告,产生了一些不好的社会影响。我据此写了一篇小言论,标题就叫《“土匪”在哪里?》,然后在文中作答,对这一不良文化现象进行了抨击。这篇小言论在《湖南日报》见报后引起很大反响,特别是生产“土匪”酒的某酒业公司,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的批评,立即将价值4万余元的“土匪”酒商标包装物当众销毁,使之成为新闻小言论干预生活的一成功范例。 (责任编辑:校对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